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四川通江县 :林下养鸡,向生态养殖要效益

2015-10-27 11:104700
   一、主要做法
  通江县大兴乡养殖区形成于2003年,现有养殖户10户,建有鸡棚10座,存栏巴山土鸡5.5万羽,年出栏量达11万羽。养殖区采用林牧结合的养殖模式,利用大片的树林和果园地,按照每亩林地配套100-150羽鸡的原则,配套生态林地220亩、高产果园145亩。在养殖区内实行生态放养,鸡夜晚在鸡棚里休息,白天在林地和果园中栖息觅食,鸡粪直接施于林地和果园中,鸡棚中的鸡粪经堆制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料,亦施于果园,实现零排放。
  二、取得的成效
  养殖区采用林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仅符合当地实际,也取得了种植业和养殖业协调发展的“双赢”。
  1、成本分析。生态养殖的投资成本包括生态养殖运行成本、养殖成本和种植成本,总计210.30万元。其中运行成本很低;养殖成本总计160.30万元,分别为搭建鸡棚每座0.3万元,计3万元,孵化苗鸡平均每只1.8元,11万只鸡需19.8万元,饲料成本每只按11.5元计,共126.5万元,药品及疫苗成本每只需1.0元,共11.0万元;种植成本总计50.0万元,林地及果园年租赁费5.5万元,肥料、农药支出22.35万元,工资支出17.15万元,其它成本5万元。
  2、养殖增效。鸡在林地和果园中自由采食杂草和昆虫等,可节省饲料成本1.5元/只,11万只可节约成本16.5万元;同时通过放养,由于增加了运动量,加上摄入大量的杂草和昆虫,养出的土鸡羽毛光亮,鸡冠红润,肉质鲜嫩,市场售价要比其它鸡平均高8-16元/公斤。2014年出栏11万只,共增加养殖效益93.5万元。
  3、种植增收。鸡粪经堆制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后,每年可减少肥料成本5万元。且可使水果产量增15%,价格提高20%。鸡在果园中觅食,既吃掉了杂草又疏松了土壤,免去了除草和松土的工序,每年可节约雇工工资5万元。
  4、生态环境改善。林牧结合不但实现了养殖排泄物的零排放,而且改善了林地和果园的肥力,改善了畜禽养殖的生态条件。同时通过放养,增加了鸡的运动量,使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三、启示
  1、因地制宜地走科学养殖之路。推行“林下生态养殖”模式,首先要求走科学养殖之路,要求养殖户熟练掌握巴山土鸡的生态放养技术。其次是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草山草坡、果园、竹园、茶园、桔园、林地、荒滩等有利资源,进行适度规模的生态放养,即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养殖效益。
  2、坚持合理规划、科学选址。推广林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其场址选择应避免风景旅游区、饮用水源区、居民生活区等禁养区域,周围有相当规模能消纳并综合利用养殖排泄物的果园、竹园、茶园和草山草坡,确定恰当的配套比例,推行适度规模养殖。同时要按照动物防疫要求,科学规划好牧场与配套果园、林地等的布局,做到牧场隔离设施完善,消毒措施严格。
  3、深化产业开发、发展农家乐旅游。通江县大兴乡的生态养殖模式,还可进一步发展农家乐旅游业。农户在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游客自由采摘果子,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土鸡,充分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此进一步提高养殖区经济效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饲料机械工业现在和将来
  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的也随着养殖业发展大潮,也在同步地不断向前迈进,而饲料加工企

0评论2024-05-301705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张兴福博士精彩演讲《生猪智能养殖系统体系阶段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0评论2020-07-063814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 亮相成都疫后“首展”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亮相成都疫后首展由成都市政府支持,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

0评论2020-06-053711

ETC 环球禽业云论坛开始注册!
2020年5月25日下午15:30,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环球禽业云论坛精彩接力,为您揭秘未来国际禽业市场的先机,解读世界禽业

0评论2020-05-203698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 将延期至2020年7月在哈尔滨隆重举办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原定于2020年4月26-27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至2020年7月3

0评论2020-04-14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