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四川南充一对返乡夫妻养泥鳅年产值三十万

2015-10-29 09:032940
   10月21日,记者在积善乡公子山村14组看到,返乡农民吴光顺正在波光潋滟的水塘里捕捞泥鳅。
 
  2012年冬,外出打工的吴光顺、何雪梅夫妻返回家乡,投资30余万元建起10亩池塘,养起了“水中之参”泥鳅。如今,夫妻俩的水产养殖做得风生水起,年产值达30万元。
 
  说起养殖泥鳅的起因,吴光顺、何雪梅夫妻都说是偶然。原来,夫妻俩本在重庆某公司从事物流运输,每月有1万余元收入。闲暇之时,他们来到厂房后的泥鳅养殖场,与养殖人员聊天,得知一亩水塘最多可收获1500公斤泥鳅、500公斤鲫鱼以及莲藕,亩产值近10万元,两人心动不已。
 
  经过商量,夫妻俩决定回老家养殖泥鳅。“一方面是因为养殖泥鳅效益高。另一方面是父母年岁已高,需要我们回去照顾。”吴光顺介绍道,返乡之前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向那家泥鳅养殖场业主交了1万元学费,工作之余,潜心学习泥鳅育苗、饲养等技术。
 
  2013年春节后,夫妻俩便租下10亩水田改建池塘。“总计投资30多万元。其中,水田租金每亩300元,主要投入都花费在修建池塘上。”吴光顺说,他还花了3万元购买泥鳅种苗,日常投入仅为购买喂养泥鳅的饲料。而今,他们泥鳅养殖场已经获得不错的收益。今年,每亩池塘已经收获泥鳅500公斤、鲫鱼200公斤,按照当前市价计算,已实现亩产值2.1万余元。
 
  “明年还要完善池塘的基础设施,提高养殖密度。”吴光顺说,他有信心让自家池塘的亩产量接近最佳值,让更多的人知道回家当农民也可以致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饲料机械工业现在和将来
  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的也随着养殖业发展大潮,也在同步地不断向前迈进,而饲料加工企

0评论2024-05-301705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张兴福博士精彩演讲《生猪智能养殖系统体系阶段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0评论2020-07-063814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 亮相成都疫后“首展”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亮相成都疫后首展由成都市政府支持,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

0评论2020-06-053711

ETC 环球禽业云论坛开始注册!
2020年5月25日下午15:30,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环球禽业云论坛精彩接力,为您揭秘未来国际禽业市场的先机,解读世界禽业

0评论2020-05-203698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 将延期至2020年7月在哈尔滨隆重举办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原定于2020年4月26-27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至2020年7月3

0评论2020-04-14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