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杀猪卖肉黄金时代结束 下一个市场在农村?

2015-11-02 10:503040

 世卫组织子机构发布吃肉致癌的消息后,中国肉类协会发布了一篇声明:《中国肉类协会对部分肉食致癌问题的回应》,在笔者看来,这篇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官方回应文章,不打棍子,也不戴帽子,平和理性,核心内容是致癌因素很多,吃肉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肉类行业需要正视问题,跟上消费者转型、升级的需求。

  吃肉致癌这样的消息,打不垮肉类行业,但是无视消费者需求的历史性转变,肯定没好日子过。

  肉类行业的历史性转变,是指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中国肉类市场在建国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增长速度爆表。

  中国肉类协会的数据显示,从我国前60年的发展情况看,1954年到1985年人均肉类消费从6.1公斤增加到16.6公斤,30年时间人均肉类消费增加10.5公斤;1985年到1995年人均肉类消费从16.6公斤增加到33.5公斤,10年时间人均肉类消费增加约17公斤;1995年到2005年人均肉类消费从33.5公斤增加到59.2公斤,10年时间人均肉类消费增加了25.7公斤。

  1985年到2005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增加了42.6公斤,增长了近三倍。

  双汇、雨润、金锣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并持续至今。

  对于国内肉类产业的未来,有判断称:尽管中国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但其主要动物蛋白的人均消费仍低于其他猪肉消费大国。二零一三年中国人均主要动物蛋白消费水平为每年55.79公斤,而美国为每年111.38公斤、英国为每年78.85公斤。于二零一三年,中国的人均猪肉消费量为每年41.36公斤,而香港则为每年80.13公斤。由此看来,中国肉类增长的空间似乎不小。

  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肉类协会称,2005年到2014年人均肉类消费从59.2公斤到人均63.8公斤,9年时间增加了4.6公斤,增速明显放缓,标志着我国肉类产业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双汇发展、雨润食品等肉类企业,特别是这些公司的肉制品业务不增反减,近年来罕见,也说明了这个行业确实进入到了不那么容易赚钱的新阶段。

  大规模快速增长结束了,并不意味着一点机会都没有,国内农村就是一个潜力市场。

  世卫组织说吃肉致癌,如果了解了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肉制品里加的那点化学添加剂不算什么。

  在广西武鸣的农村里,农民杀猪卖肉就是在尘土飞扬的路边上,没有冰柜,暴晒了一天的猪肉到了下午颜色都变了,继续销售,苍蝇乱飞。有些地方冷鲜肉的覆盖率10%都没有,而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随处可见冷鲜肉,现杀现卖的热鲜肉几乎绝迹,冷鲜肉更健康,营养元素保留更好,这是消费的大势所在。

  国内冷鲜猪肉消费量占生鲜猪肉总消费量的比例由二零零八年的7.79%增至二零一三年的16.20%。同时,热鲜猪肉消费量占生鲜猪肉总消费量的比例由二零零八年的82.17%降至二零一三年的65.10%。

  中国农村人口还有6亿以上,如果让冷鲜肉的覆盖率达到城市的水平,双汇、雨润估计会忙得团团转。在城市,肉类的消费也许已经面临饱和,但是在广阔的农村,还有足够可以开拓的空白市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饲料机械工业现在和将来
  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的也随着养殖业发展大潮,也在同步地不断向前迈进,而饲料加工企

0评论2024-05-301705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张兴福博士精彩演讲《生猪智能养殖系统体系阶段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0评论2020-07-063814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 亮相成都疫后“首展”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亮相成都疫后首展由成都市政府支持,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

0评论2020-06-053711

ETC 环球禽业云论坛开始注册!
2020年5月25日下午15:30,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环球禽业云论坛精彩接力,为您揭秘未来国际禽业市场的先机,解读世界禽业

0评论2020-05-203698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 将延期至2020年7月在哈尔滨隆重举办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原定于2020年4月26-27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至2020年7月3

0评论2020-04-14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