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预计我国2022年猪肉消费将达6078万吨

2015-11-19 09:062340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预测,按我国人均猪肉年消费增长1.6%计算,到2022年猪肉消费需求将达6078万吨,以当前的生产效率测算,届时年出栏量约增加1亿头才能满足需求。而在我国养猪大省,乡村散养户养猪的数量越来越少,呈现加速退出之势。
    散养户面临价格波动频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及疫病统一防治较难等困扰,一些大型养殖场则面临贷款难、选址难、治理污染难等挑战。面对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未来面临“谁来养猪”、“如何养猪”的问题。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改良品种和不断提高屠宰加工水平这3个方面做文章,以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充足。
    首先,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养殖是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其定义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在此规模下,不仅生产水平高、抗风险能力强,而且生猪价格也往往高于散养户。但事实是,年出栏不足500头的小猪场和散养户仍占据生产主体的多数。我国有5600万养猪场户,户均出栏不到13头,每户多养或少养一头猪,猪肉产量就会增加或减少约8%。而产量增减1%,价格波动幅度就会达到6%至7%。
    今后推进规模养殖一方面要靠发展大中型养殖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建设高标准养殖小区,采取“大园区+小业主”合作养猪的模式推进。标准化养殖则意味着不仅要在硬件上实现养殖设施不断改善,更要在软件上追求饲养管理精细化。当前规模养殖比重已达38.4%,比2007年提高16.6个百分点。预计随着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猪肉整体供应平稳性将增强。
    其次,要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性能。我国商品猪主流品种为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即俗称的三元猪,这也是当今世界最普遍使用的猪种。各国根据需要引进并开展选育,根据本国自然条件和消费习惯进行本土化,使其具有不同的商品性。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除了饲料营养提高和养殖设施改善之外,主要得益于品种改良。据测算,与10年前相比,现在生猪主流品种生产周期缩短了7天左右。
    今后尤其要在饲料转化率、仔猪成活率方面下功夫。同样是三元猪,美国育肥猪饲料转化率早在2004年已经达到1.91:1,而我国生猪饲料转化率目前仍高达3:1。通过提高饲料转化率可以缩短出栏天数,还能有效减少饲料粮需求。同时,我国每头能繁母猪提供的有效仔猪数约为13.7头,远低于欧盟发达国家约20头至25头的水平,通过提高仔猪成活率,可以在不显着提高生猪存栏量的前提下满足猪肉供应。
    再次,发展全产业链,提高深加工率。目前我国猪肉以冷鲜肉为主,肉类深加工率约15%,而美国2009年猪肉深加工率已经在70%以上。通过提高猪肉深加工不仅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调节猪肉供给,还可以促进整个产业抵御上下游价格波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饲料机械工业现在和将来
  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的也随着养殖业发展大潮,也在同步地不断向前迈进,而饲料加工企

0评论2024-05-301705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张兴福博士精彩演讲《生猪智能养殖系统体系阶段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0评论2020-07-063814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 亮相成都疫后“首展”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亮相成都疫后首展由成都市政府支持,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

0评论2020-06-053711

ETC 环球禽业云论坛开始注册!
2020年5月25日下午15:30,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环球禽业云论坛精彩接力,为您揭秘未来国际禽业市场的先机,解读世界禽业

0评论2020-05-203698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 将延期至2020年7月在哈尔滨隆重举办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原定于2020年4月26-27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至2020年7月3

0评论2020-04-14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