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翘嘴鳜“华康1号”养殖技术获得新突破

2016-02-19 14:454930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鱼类,肉质纯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鳜鱼在我国养殖已有三十几年历史,养殖主要品种有大眼鳜、翘嘴鳜、斑鳜等,其中以翘嘴鳜养殖最为普遍,养殖效果最好。

qiao3689.jpg

  近年,鳜鱼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殖水源污染严重以及病害频发。在广东地区,自从1993年以来,每年5——10月都有鳜鱼疾病流行;其中1996——1998年间爆发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鳜鱼养殖业的正常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研究团队研究发现,翘嘴鳜的近交是导致其养殖抗病性下降及育苗畸形升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大量野外与实验室研究,首次揭示了长江中部野生翘嘴鳜与大眼鳜存在天然杂交渐渗现象,并得出这种现象是导致长江中部野生翘嘴鳜原种繁育苗种规格不整齐、部分个体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的结论。

  此背景下,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研究团队与企业合作,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群体与家系选育、翘嘴鳜与斑鳜杂交育种及雌核发育等方法建立了快速生长与易驯食鳜鱼的核心保种群,培育出了“华康1号”鳜鱼新品种,现已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GS-01-001-2014)。

  生长速度提高18%以上

  翘嘴鳜“华康1号”以2005年从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和湖北长江中游挑选体型标准、健康无病、体重大于0.75 kg的野生翘嘴鳜1800尾(雌雄各半),构建基础群体,经过5个连续世代选育而成。翘嘴鳜“华康1号”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4个种间特异位点检测结果表明 翘嘴鳜“华康1号” 在遗传组成上得到了纯化,剔除了天然杂交渐渗的大眼鳜遗传物质。其生长速度快,个体间差异小,中试结果表明翘嘴鳜“华康1号”在同等养殖条件下相比普通养殖翘嘴鳜生长速度提高了18 %以上。

  产量表现

  2011 年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计培育出翘嘴鳜“华康1号”苗种2000万尾,其中50万苗种在公司基地进行商品鱼养殖。经过一年的养殖对比试验,总产量相比同等条件下养殖的普通翘嘴鳜,“华康1号”生长速度提高了18.54%。

  2012年在武汉市佳恒水产有限公司共计培育出翘嘴鳜“华康1号”苗种450万尾,其中120万苗种在公司基地进行商品鱼养殖,经过一年的养殖对比试验, 总产量相比同等条件下养殖的普通翘嘴鳜, “华康1号”生长速度提高了20.11%。

  2013年在洪湖市长河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共计培育出翘嘴鳜“华康1号”苗种500万尾。其中60万苗种在公司基地进行商品鱼养殖,经过一年的养殖对比试验,总产量相比同等条件下养殖的普通翘嘴鳜,“华康1号”生长速度提高了19.27%。

  养殖要点

  翘嘴鳜“华康1号”养殖技术要点与普通翘嘴鳜养殖技术基本一致,需特别注意的是:

  1)同塘放养的鱼苗应是同一批次孵化的鱼苗,以保证鱼苗规格相对整齐;

  2)培苗过程中应及时拉网分筛、分级饲养,特别是南方地区,放苗密度高,需要过筛的次数也多;

  3)定时、定量投喂,保证供给足够的饵料,以保证全部鱼苗均能饱食,均匀生长,减少自相残杀,提高成活率;

  4)高密度的成鱼池塘养殖需配备增氧机,应采用分批上市,捕大留小的方式,提高养殖效益;

  5)与其它品种混养,放养时的主养品种规格要大于翘嘴鳜规格3倍以上。

  适宜区域:适宜全国范围内淡水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饲料机械工业现在和将来
  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的也随着养殖业发展大潮,也在同步地不断向前迈进,而饲料加工企

0评论2024-05-301708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张兴福博士精彩演讲《生猪智能养殖系统体系阶段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0评论2020-07-063816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 亮相成都疫后“首展”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亮相成都疫后首展由成都市政府支持,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

0评论2020-06-053714

ETC 环球禽业云论坛开始注册!
2020年5月25日下午15:30,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环球禽业云论坛精彩接力,为您揭秘未来国际禽业市场的先机,解读世界禽业

0评论2020-05-203701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 将延期至2020年7月在哈尔滨隆重举办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原定于2020年4月26-27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至2020年7月3

0评论2020-04-14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