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猪周期”常有,但“超强猪周期”不常在。

2016-04-26 11:443320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由农业部正式发布,明确了“十三五” 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思路、布局和主要任务。《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猪生产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 殖主体,生猪出栏率、母猪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
  综 合考虑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规划》确定了生猪生产的区域布局,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 适度发展区四个区域,要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分类推进,协调发展。重点发展区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是稳定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约束发展区主要是京津沪和 南方水网地区,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养殖总量保持稳定,发展现代生猪产业;潜力增长区在环境承载力、饲料资源、地方品种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猪肉 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适度发展区生猪养殖基础薄弱,主要是发展优质高端特色生猪产业。
  农 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长期以来,我国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但是,当前生猪养殖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制约条件增加,不确 定性因素增多,一些地方和养殖场户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发布《规划》,对破解制约当前生猪生产发展的难点问题、加快推 进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逐步熨平“猪周期”、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
  马 有祥表示,针对反复发作的“猪周期”,《规划》主要从生产和市场两方面入手,坚持政府调节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实现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一是提升标准化规模 养殖水平。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四是推动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降低生猪养殖风险,稳定养殖收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饲料机械工业现在和将来
  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的也随着养殖业发展大潮,也在同步地不断向前迈进,而饲料加工企

0评论2024-05-301708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张兴福博士精彩演讲《生猪智能养殖系统体系阶段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0评论2020-07-063817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 亮相成都疫后“首展”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亮相成都疫后首展由成都市政府支持,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

0评论2020-06-053714

ETC 环球禽业云论坛开始注册!
2020年5月25日下午15:30,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环球禽业云论坛精彩接力,为您揭秘未来国际禽业市场的先机,解读世界禽业

0评论2020-05-203701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 将延期至2020年7月在哈尔滨隆重举办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原定于2020年4月26-27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至2020年7月3

0评论2020-04-14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