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现在的养牛模式改变养牛业的现状分析

2016-09-18 10:171680
  现在的养牛场都在向机械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牛不能与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地气充分接触,肉牛吸收自然界的微量元素,现代化的牛舍使肉牛的一下特殊的功能作用。这些养牛模式不是落后,而是太先进了先进的肉牛的自然肉理原理天性,饲料标准化太精细,使牛吃的太精,就失去了摄入一些我们现在技术还不知道的微量元素,使牛的自身免疫力增大了几率。不得病率增大,用药量也随之减少,这就促成了不滥用抗肉素,牛肉的风味就随之上降,食品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对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大有好处。

 
  肉牛散养模式的发展趋势1.我国的地域特征决定未来农户饲养肉牛继续呈现区域性不平衡。预计在未来的十几年内,我国牛肉的供给主体仍将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会更加明显。从地域上看,肉牛养殖有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的趋势,但经济发达地区拥有的专业化牛场比例较高,农户是否愿意养牛与养牛的利润水平及农户自身的收入情况有很大关系,在农户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对大多数农户而言,肉牛饲养的储蓄功能是其养牛的一个重要原因,收入水平越低,农民就越可能依靠养牛来提高收入,该地区肉牛饲养也就可能保持一定的增长。对高收入地区的农民来说,人们更多地从其他渠道来增加收入,养牛的机会成本比较高,肉牛饲养的增长可能会比较缓慢。农户收入水平较高的省份,由于其养牛成本较高,肉牛饲养的优势正逐渐丧失。而在收入水平较低的省份,由于养牛收入仍然是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农户散养肉牛的形态尚没有大的变化,这些省份将继续保持牛肉产量的份额。具有养牛优势的地区将逐渐替代不具有优势的地区。 2.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使一部分农户扩大饲养规模。资金是决定饲养的首要条件,农户收入水平与饲养规模一般呈正相关。因为规模扩大意味着风险加大,只有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才有能力承担较大风险,并通过采纳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化解风险。1999年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开展的畜牧业调查显示,从利润成本方面来看,年出栏31~100头肉牛是效益最好的规模。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一部分农户向此规模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饲料机械工业现在和将来
  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的也随着养殖业发展大潮,也在同步地不断向前迈进,而饲料加工企

0评论2024-05-301705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张兴福博士精彩演讲《生猪智能养殖系统体系阶段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0评论2020-07-063814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 亮相成都疫后“首展”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亮相成都疫后首展由成都市政府支持,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

0评论2020-06-053711

ETC 环球禽业云论坛开始注册!
2020年5月25日下午15:30,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环球禽业云论坛精彩接力,为您揭秘未来国际禽业市场的先机,解读世界禽业

0评论2020-05-203698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 将延期至2020年7月在哈尔滨隆重举办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原定于2020年4月26-27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至2020年7月3

0评论2020-04-14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