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新区科技创新助本土养殖 每年超6000吨海鲜上市

2016-09-18 11:041940
  随着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日益临近,来滨海新区杨家泊镇采购海珍品的全国各地客商络绎不绝。记者昨日了解到,滨海新区通过科技创新,扶持做大海鲜养殖业,使新区石斑鱼、鳎目鱼、牙鲆鱼等名优海珍品本土化养殖逐渐形成规模。截至目前,全区工厂化育苗、养殖设施渔业总规模已超过81万平方米,每年有超6000吨的高档海鲜投放市场,市民吃到便宜的海鲜。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滨海新区杨家泊镇天津长久发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时,总经理喻旭东像往日一样,来到养殖车间查看室内温度和水质。“公司工厂化养殖的多宝鱼、三文鱼、舌鳎等新、奇、特、优海珍品已经是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连日来到公司订购的特别多。”喻旭东指着池子里长达五六十厘米的鱼告诉记者,该公司从2011年开始在天津市率先尝试养殖三文鱼,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克服了养殖技术、水温、密度等困难,成功完成了对引进鱼卵的室内培养和盐度驯化,使原本生活在淡水水域的三文鱼在新区成功安家。“以前市场上销售的都是挪威、日本等地进口的冰冻三文鱼,如今市民可以品尝到新鲜的三文鱼,品质与国外无异,价格更加亲民。”喻旭东说。

 
  据了解,长期以来,由于在我国北方无法大面积养殖,石斑鱼、舌鳎、鲈鱼、牙鲆等名优海珍品一直从广东和厦门一带空运,所以价格偏高。为解决这一难题,滨海新区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规模”、“海水鱼工厂化养殖成套设备与无公害养殖技术”等一系列重大项目,高档热带海珍品的苗种繁育、新品种引进、循环水养殖等多项难题已被逐一攻克,为海珍品在本地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海珍品工厂化养殖基地——滨海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正在紧张建设中。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海珍品万吨规模。其中,鳎目鱼和石斑鱼将分别占到七成和三成,大量自产名优海珍品不仅让市民大饱口福,而且会有效拉低主要水产品价格。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我国饲料机械工业现在和将来
  我国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同时饲料加工企业的也随着养殖业发展大潮,也在同步地不断向前迈进,而饲料加工企

0评论2024-05-301705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
智能养殖:从局部到全局的猪场智能化落地张兴福博士精彩演讲《生猪智能养殖系统体系阶段性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0评论2020-07-063814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 亮相成都疫后“首展”
2020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ETC 2020)亮相成都疫后首展由成都市政府支持,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

0评论2020-06-053711

ETC 环球禽业云论坛开始注册!
2020年5月25日下午15:30,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环球禽业云论坛精彩接力,为您揭秘未来国际禽业市场的先机,解读世界禽业

0评论2020-05-203698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 将延期至2020年7月在哈尔滨隆重举办
第二十七届(2020)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原定于2020年4月26-27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于疫情原因将延期至2020年7月3

0评论2020-04-14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