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养猪人必看,猪的分娩管理技术10要点!

2017-05-24 09:456000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有效的分娩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细节决定成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精益求精的做好接产、人工助产、分娩护理等工作,避免滥用缩宫素,并严防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

1 仔细观察母猪分娩征兆

1.1 乳房的变化

母猪在产前15天左右,乳堤隆起,乳房肿胀,由后向前逐渐下垂,临产期前3天,中心膨胀发亮,腹底两侧象带着两条黄瓜一样,乳房呈“八”字型分开并挺立,皮肤紧张,初产母猪的乳头还发红发亮。

1.2 乳汁的变化

当母猪前部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24小时产仔;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约在12小时产仔,最后一对奶头能挤出乳汁时,约4—6小时产仔。

1.3母猪的表现

临产前母猪阴户肿大,充血,颜色由红变紫。母猪出现筑巢行为(叼草絮窝)。当表现突然停食,呼吸加快,烦躁不安,时起时卧,频频排粪排尿,拉小而软的屎,每次排尿量小,但次数频繁等情况,说明当天即将产仔。

在生产实践中,常以叼草絮窝(距产仔8~16小时),呼吸次数每分钟大约由25次增加到80次(距产仔4小时左右),尾巴摆动,躺下,四肢伸直(1.5小时以内产仔),用力努责,阴户流出沾有血液的羊水(20分钟以内产仔),所有的乳头能挤出浓稠乳汁,挤时乳汁如水枪似射出,同时阵缩间隔时间渐短等,作为母猪即将产仔的主要症状,一旦有分娩征兆,则应做到人不离猪。

2 详细记录分娩持续时间和出生间隔

一天中要对母猪进行多次检查。母猪分娩持续时间平均为2.5小时(40分钟—5小时),超过8小时可能是难产。两仔猪分娩间隔平均为16分钟(5—30分钟),如果母猪安静,仔猪相隔几分钟出生,说明产仔正常。相反母猪十分烦躁不安,极度紧张,不断努责,显得十分吃力,并且产仔间隔在45分钟以上,可能是难产,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产仔间隔越长仔猪就越不健康,早期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大。为此,要准确记录两头相邻仔猪出生间隔的时间。

3 注意做好人工助产

母猪分娩时一般不需要帮助,分娩过程中决定是否需要助产至关重要,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一方面,不需急于助产,因为助产会增加产道感染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如果分娩过程不顺利,又没有及时进行助产,不仅会增加死胎,降低仔猪生活力,而且还会造成母猪死亡。

3.1 怎样确定母猪是否难产

首先看它是否烦躁、极度紧张、剧烈努责和出生间隔时间大于45分钟。还要看它的腹部饱满程度(是否还有仔猪)和它所产仔的数量来确定母猪分娩是否结束。如果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迹象可表明为难产。

(1)已经顺利出生一头或几头仔猪,但母猪不再用力的时间已超过45分钟。
(2)母猪羊水已经流出并不断努责,但是已超过至少45分钟还没有仔猪产出。
(3)所有出生仔猪的粘液都已经干了,但饲养员仍能确定母猪体内有仔猪。

3.2 怎样正确助产

当确定需要助产时:
(1)助产者应用温水和消毒剂或肥皂洗母猪的阴户及周围的部分,去掉有机物和污物。
(2)手和胳膊要戴新的经过消毒的长臂手套并涂上润滑剂(如液体石蜡),将手卷成锥形,当母猪不努责和产道扩张时胳膊才能进入。如果母猪右侧卧,就用右手,反之用左手。
(3)将手用力压,慢慢穿过阴道,进入子宫颈,子宫在骨盆边缘的正下方。
(4)手一进入子宫常可摸到仔猪的头或后腿,要根据胎位抓住仔猪的后腿或头或下牙巴慢慢的把仔猪拉出。注意,不要将胎盘和仔猪一起拉出。
(5)如果两只仔猪在交叉点堵住,先将一只推回,抓住另一只拖出。注意,不可将阴门、子宫颈和子宫碰伤。
(6)如果胎儿头部过大,骨盆相对狭窄,用手不易拉出,可用打结的绳子伸进仔猪口中套住下巴帮助拉出。
(7)如果通过检查发现产道内无仔猪,可能是子宫阵缩无力,胎儿仍在子宫角未下来,这时可用催产素,促使子宫肌肉收缩,帮助胎儿尽快出生。要准确掌握剂量,一般注射剂量为30-50单位,笔者试用阴唇内侧注射20单位,效果很好,不仅发挥作用快,而且还能节省用量。如果30分钟仍未见效,可第二次注射催产素。如果仍然没有仔猪出生,则应驱赶母猪在分娩舍附近活动,可使产道复位以消除分娩障碍,使分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8)助产后必须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防止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无乳或少乳。

4 避免滥用催产素

通常,当母猪分娩过程较慢时,有的饲养员或初学兽医人员,为求快速分娩,喜欢用“催产素”(缩宫素)来催产。值得注意的是催产素的使用是有一定适应症的,不能滥用,更不能超剂量使用,如果使用不当,不仅催产不成,反而会造成胎儿窒息而死,母猪子宫破裂而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实仔猪出生慢的原因很多:
(1)产道里有一头大的仔猪,而骨盆腔又相对狭窄。(尤其是初产母猪或过于肥胖的或双肌臀品种猪)
(2)同时有两头仔猪出生,堵在交叉部。
(3)胎位不正。
(4)已分娩很长时间,母猪虚弱,子宫阵缩无力。
(5)产房中温度过高或冬季生煤炉造成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高,舍内氨气过量等。

如果出现分娩较慢的问题,不去认真分析和检查产道,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注射催产素,弊多利少。轻者,造成胎儿与胎盘过早分离,或在分娩前脐带断裂,使仔猪失去氧气供应,胎儿窒息死亡;重者,如果骨盆狭窄,胎儿过大,胎位不正(横位),母猪会造成子宫破裂。

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催产素呢?
(1)在仔猪出生1-2头后,估计母猪骨盆大小正常,胎儿大小适度,胎位正常,从产道娩出是没问题的,但子宫收缩无力,母猪长时间有努责而不能产出仔猪时(间隔时间超过45分钟以上)可考虑使用催产素,使子宫增强收缩力促使胎儿娩出。
(2)在人工助产的情况下,进入产道的仔猪已被掏出,估计还有仔猪在子宫角未下来时可使用。
(3)胎衣不下。产仔1-3小时即可排出胎衣,若3小时以后,仍没有排出则称为胎衣不下,可注射催产素,2小时后可重复注射一次。

5 认真做好分娩护理

5.1 临产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体表,尤其是乳房、外阴及臀部,检查乳头是否被“乳塞”堵住,并清除之。同时将所有乳头头几滴奶挤掉。

5.2 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当仔猪裹在胎衣里,先出一个大水泡时,就要尽快撕破胎衣,把仔猪从胎衣中取出来;当胎膜盖住鼻子和嘴时,要及时把胎膜从仔猪鼻子和嘴上扳开,并用抹布将猪体身上的羊水擦干或在猪体上涂一层腾骏“洁体键”或“密斯陀”。

5.3 搞好“假死”胎儿救助。“假死”,是指心脏仍有跳动而呼吸停止,舌伸出口外,其原因多是因产程过长,羊水呛到肺里,或粘液堵住鼻孔,无法正常喘气。为此,首先要用毛巾将口鼻部粘液擦干净,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有几种方法,一是左手倒提仔猪后腿,右手有节奏轻轻拍打其胸部,使粘液从肺中排出。二是让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一手托住臀部,一屈一伸,反复进行,直到出现叫声和呼吸为止(屈伸动作应与猪的呼吸频率相近,每分钟约50~60次)。

6 先捋脐带血后断脐

先将脐带内的血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其方法是:一手紧捏脐带末端,另一手自脐带末端向仔猪体内捋动,每秒一次,不要间断,等脐动脉停止跳动时,距仔猪腹部4指处,用拇指甲钝性掐断脐带,并在断端处涂上5%碘酊(不要涂2%的人用碘酊)再在脐带上涂布“洁体键”或“密斯陀”,有利用于干燥。注意,如无脐带出血,不要结扎,因结扎脐带后,断端渗出液排不出去,不利脐带干燥,反而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另外,要及时断脐,否则脐带拖之地面,很容易被蹄踏踩而诱发“脐疝”。

7 吃好初乳

众所周知,人类胎儿是通过母体胎盘获得免疫球蛋白(一种抗病蛋白)。母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抗体能自由穿过胎膜进入胎儿体内,由母体的抗病能力和类型来保护出生的胎儿。而猪的胎盘(6层)是上皮绒毛膜型的,这种胎盘阻止母猪抗体通过胎盘直接传递给胎儿,新生仔猪出生时没有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力。所有初生仔猪最初的免疫力是出生后从母猪初乳那里获得的,被称为被动免疫。仔猪必须在出生后12小时内吃到含抗体丰富的初乳,尤其是头6小时内更重要,这是因为此时初乳中不仅抗体水平高(免疫球蛋白多,在4-6小时后很快下降),而且此时的免疫球蛋白不必经过消化就能完全地被消化道吸收到血液中。仔猪出生后对免疫球蛋白的完全吸收能力仅可持续12-18小时,18小时后,免疫球蛋白必须分解后才能吸收进血液,所以要尽快吃初乳。饲喂初乳6次可使仔猪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

8 收集好初乳

在分娩时和分娩后1小时内,初乳很容易排出。为了保护吃不到初乳的仔猪,应在分娩过程中用人用的“吸奶器”立即收集母猪的初乳(每个乳头收集的奶不应超过5毫升),每头母猪可收集到60毫升,足够供3-4头仔猪使用(每公斤体重15毫升)。

人用吸奶器的使用方法是:
(1)使用前要取下吸球(吸球不可煮),将吸奶罩清洗干净,并放入水中煮沸消毒1~2分钟,晾干备用。
(2)用干净纱布及温开水擦试乳头,看有无“乳塞”堵住乳头并清除之。
(3)将吸球压瘪,罩口对准乳房按紧,吸奶罩突出部分朝下,慢慢放松手指,即可吸出乳汁,可反复进行。吸出的乳汁可用注射器吸入其他容器内保存备用,使用时应避免将乳汁吸进吸球。
(4)用一手挤压乳房,另一手操作吸奶器,可提高吸出效率。初乳可冷冻保存,当初生仔猪需要初乳时,可以从冰箱中取出,在37℃温水(不要热水)中解冻。收集初乳的工作目前仍被很多猪场所忽视,不吃初乳的仔猪仅靠吃牛奶是养不活的,尤其是患由2型圆环病毒引起的“抖抖病”仔猪,因颤抖、嘴唇含不住奶头无法吃奶常被饿死。只要能进食40-60毫升初乳(每小时灌一次,每次灌10-20毫升,连灌3~4次),将能提供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如果有条件连灌5~6次更好)。再灌牛奶等替代物,连喂5-6天,患病仔猪将慢慢自行吃奶而康复。

9 防压、防寒、防饥饿、搞好寄养、注射铁制剂

初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生后的头2-3天,多数被冻死、饿死或压死,约有60%~80%的断奶前死亡发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在生后前几个小时加强对仔猪进行护理,就能救活许多后来可能会死亡的仔猪,尤其是弱仔。关键是防压,防寒冷,防饥饿,有的小猪被挤压而造成肝破裂,肋骨骨折,穿透肺脏。有的弱仔因吃不到奶而患低血糖被饿死。为此要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因这些特殊原因而导致的死亡。如将仔猪放在有红外线加热灯的保温箱内,帮助体重低于0.9公斤的弱仔尽快吃上初乳,应将他们放在单独的乳头下面,以利于吃奶,如果得不到及时护理,遇到寒冷的天气,仔猪将在三天内死亡。还要为无乳或少乳母猪所产仔猪尽早找“奶妈”寄养。寄养必须确保吃足初乳,寄强不寄弱,且应在生后24~48小时内寄养,并用2%来苏儿喷洒寄养母猪及被寄养仔猪,或在仔猪身上涂抹代养母猪的尿液。为防止缺铁性贫血,可于出生后3天注射腾骏“血丰”(10%右旋糖酐铁复方注射液)或三晶牌“牲血素”lml(不要注射过早,否则不易吸收),用9号20毫米针头颈部或股内侧肌肉注射,对弱仔可于10天后再注射一次。

10 严防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

应牢固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克服和纠正PPDS发生的各种致病因素。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缴,要保证充足饮水,防止便秘。产后立即或最迟8小时内,肌注抗生素。如青霉素400~600万单位+链霉素200~300万单位,2次/日,连用2天;或一次肌注头孢噻呋注射液或长效土霉素10~20ml;,也可肌注2.5%头孢喹诺注射液10ml,1次/日,连用2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现代养猪新技术-“五步法”剌激输精
发情母猪的判断及输精准确做好母猪发情判断是适时输精的前提, 也是提高受胎率和窝产仔数的关键。每天对后备和空断母猪进行两次

0评论2020-01-181036

提高猪配种成功率,一次就中的七点关键!
对于广大养殖户而言,母猪配种是最让人头疼得事,不但折腾,有时间配种成功率还低,更折腾。大养殖户还好,可能有专门的技术员来

0评论2020-01-18973

怎么给猪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站管理手册
 前言    丹育猪以高产著名于世,但由于猪场建设、饲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让丹育猪在中国的生产性能未能达到预期,但丹

0评论2020-01-181047

怎么给猪配种,配种管理指南
前言    丹育猪以高产著名于世,但由于猪场建设、饲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让丹育猪在中国的生产性能未能达到预期,但丹育

0评论2020-01-18941

养好临产母猪可以提高仔猪成汇率,怎样养好临产母猪?
 做好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母猪顺产,提高仔猪成活率都十分重要。    1.除体外寄生虫。如发现母猪身上有虱或疥

0评论2019-11-13883

母猪怎么高产?母猪多胎高产培育管理技术(2)
       免防结合    一是定期对种猪群进行布鲁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查。抽查数不少于30%,若猪群出现布病阳性,则每年

0评论2019-11-13854

母猪怎么高产?母猪多胎高产培育管理技术(1)
繁殖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春季繁殖率的高低体现在母猪年产胎数和胎产仔数的多少以及仔猪成活率高低等方面。近日,在仪陇县

0评论2019-11-13836

生猪繁育4个“3天”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大意!
在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中,有几个十分关键性的3天,如配种、分娩、断奶和转群后的头3天,是决定生猪能否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拐点,

0评论2019-11-13853

猪场如何切断蓝耳病毒通过猪只、精液的直接传播?
猪是唯一可以感染PRRSV的动物。一旦感染后,感染的猪会通过血液、唾液、奶水、初乳、尿、粪便和污染的精液持续排毒。因此,对引

0评论2019-08-31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