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所指的鲈鱼是“松江鲈”而非“七星鲈”,但百姓观念已根深柢固,给了七星鲈有“开刀鱼”之称号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凤七星鲈分布于西太平洋黄海、东海至南中国海及日本、台湾地区。在台湾地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及西部海域,台湾南部钓友的经验指出,台南的急水溪口是七星鲈南游的界线。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间七星鲈会在沿岸岩礁产卵,1.5公分以下的稚鱼在近海表层浮游,生长至2公分时游近沿岸河口,长到5公分开始溯河,2岁龄以下鱼群常栖息于淡水水域,至成熟期则又出现在半淡咸水域中。
《本草纲目》记载“鲈鱼补五脏,益筋骨,调和肠胃,治疗水气。”因此,民间认为食用鲈鱼对伤口癒合有特殊功效,因而成为手术后病患及产后之最佳补品。尽管本草纲目所指的鲈鱼是“松江鲈”而非“七星鲈”,但百姓观念已根深柢固,给了七星鲈有“开刀鱼”之称号。
在鱼类学分类上有争议
七星鲈在分类上属于鲈形目,鲈亚目,花鲈科,花鲈属(Lateolabrax,或称狼鲈属),花鲈属下有3种:日本真鲈L.japonicus、中国花鲈L.maculatus及宽花鲈L.latus。日本真鲈(或日本花鲈)拉丁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七星鲈、花鲈、青鲈、海鲈等,英文俗名Japanese seaperch。
尽管民众对七星鲈极为熟悉,已经普遍养殖已近四十年,但此鱼的分类上并不十分明确,学者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Nelson(1994)将此鱼暂列为不确定鱼,并暂列为真鲈科(Percichthyidae)。
早年一般认为分布在日本、中国及台湾各地的七星鲈是单一物种,但日本学者Yokogawa于1995及1998年对日本真鲈及中国花鲈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二者在形态上若干形质有显着性差异,尤其在侧线、鳞片数、胸鳍有鳞区长及外形斑点分布等,认为应是两个不同种。
Yokogawa 1998年研究台湾地区的七星鲈与中国花鲈、日本真鲈发现在许多形质上有显着差异,但相似性与中国花鲈较高。此外,应用同功异构酶分析台湾七星鲈,结果认为与中国花鲈应是同一种。另有学者研究中国花鲈,发现广东汕头与山东青岛两个群体,认为中国花鲈为一种,分南北二个种群。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日本、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的七星鲈是同一物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台湾鱼类资料库也将L.maculatus注记为L.japonicus的同种异名。
前水试所研究员黄家富指出,在1983年已有业者经由香港引进山东青岛及广东汕头的野生七星鲈鱼苗,养成之后与本地产的七星鲈做交配育种。台湾七星鲈因为原先种群已经没有充足可信的样品可以做为研究,和日本真鲈、中国花鲈间的亲源关系已经很难理清了。
台湾产的七星鲈(上)与1983年山东青岛引进的鱼苗所养成的七星鲈(下)。(黄家富提供)
1980年人工繁殖成功
我国台湾地区早在1956年时就有七星鲈的人工养殖,当时在桃园地区农民将天然七星鲈苗放入大池塘中和草、鲤、鲢、吴郭鱼等鱼混养。每年12月到翌年3月,沿海渔民在捞捕虱目鱼苗、乌鱼苗的同时,也会捕捞到七星鲈鱼苗,但是捕获量时多时少,鱼苗每尾售价在台币10元以上。
早期七星鲈产成鱼的来源一是捕自海中,二是来自淡水鱼塭,但是数量都很有限,主要是因为农民对这条鱼的习性与管理方法了解不够,未经淡化及驯饵就放到淡水池中饲养,存活率偏低,而且要等二、三年后的年度清池时,才和其他鱼类一起捕捉。在收成的冬季要新台币200元/台斤左右,到非收成期的夏秋两季高达600元/台斤左右。
1970年代中期,水试所竹北分所(现为水试所淡水繁养殖研究中心竹北试验场)开始从事淡水单养的试验,而且成效很好,但是鱼苗来源不稳定,一直无法推广。水试所竹北分所的工作团队刘嘉刚、彭镜洲、庄训链及汤弘吉等人经过5年的研究,于1979年年底在饵料中加入维他命E,促使培育四年的种母鱼卵细胞成熟,用荷尔蒙催熟促进排卵,于1980年年初以人工授精方式,成功孵化出2000-3000尾的鱼苗。“当时七星鲈鱼人工繁殖最困难的地方,就是适正成熟的种母鱼难求。”前水试所研究员彭镜洲说。
彭镜洲指出,当时繁殖是将养成的种鱼置于桃园永安大昇养殖场与吴家淞一起做,人工繁殖技术突破之后,透过台湾省渔会以及桃园县永安渔会等单位举办讲习会,将荷尔蒙注射催熟技术等研究心得公开说明,民间繁殖场学到了技术,七星鲈繁养殖开始发展起来。
吴家淞指出,做七星鲈繁殖其实和香鱼差不多,人工授精和孵化都会做,主要难度还是在受精卵孵化之后鱼苗的饵料供应及培育环节。“当初和水试所彭镜洲一起做繁殖,做出来的受精卵一人一半,自己培育的鱼花卖到10多元一尾,不过当时人工鱼苗需求也不是很稳定,因为还有海苗可以抓。”
“繁殖用的种鱼其实还是用人工养殖的比较好做,野生种鱼买进来除非正好成熟可以马上做繁殖,不然不好驯养,反而不好做繁殖。采卵过的种鱼因卵巢容易受伤也不好养,大多淘汰,后来大多用鱼塭养成的大鱼拿来做种鱼。”吴家淞说。
早期养殖利润高
繁殖场在桃园观音的黄进财、黄明忠父子档是民间早期做七星鲈繁殖的业者之一。黄明忠表示,当时七星鲈成鱼价格一斤400-500元,他们向台北淡水及嘉义东石渔民购买捕捞到的野生成熟鱼做种鱼,经注射荷尔蒙后约48小时就会产卵,再用人工授精方式做繁殖。
“做七星鲈繁殖的难度不高,当时一年可以做数十万尾2.1-2.4公分的鱼苗,最早一尾可以卖到20元以上,养到2寸苗每尾可以卖到40多元,好光景维持了7-8年之久,后来做繁殖的人愈来愈多,鱼苗价格才掉下来。”黄明忠说。
早期与柯德义一起养鱼的嘉义东石渔民吴纯裕回忆指出,当初自大陆引进第一批七星鲈鱼苗应该是6万尾,转运过程中死了1万尾,运到抵嘉义东石时只剩5万尾。“鱼苗大小是2.1-2.4公分而已,还不到寸苗规格,一尾就要台币15元。”
第3批引进的鱼苗更多,有25万尾。当时饲料价格便宜,一包30公斤鲈鱼料大约600-700元,只有现在的一半,鱼的成长速度也快,毛病少,收购价格高,养殖利润很好。
嘉义东石乡养殖业者柯德义表示,早期七星鲈是高贵稀有的食用鱼种,通常只有手术开刀后的病人才舍得吃,售价一台斤高达300-400元,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常吃的鱼。当时养殖技术不发达,欠缺人工繁殖技术,养殖用的鱼苗都是自大海中捕捞的天然苗。台湾能抓到的海苗数量有限,不敷养殖所需,得从我国大陆走私进口,当时一尾2.1-2.4公分的七星鲈鱼苗售价高达15元一尾,大家还是抢着买来饲养,因为成鱼价格高,鱼苗贵也划算。
业者指出,中国大陆的七星鲈鱼苗从山东到福建都有,当时大陆还未养殖七星鲈,他们从福建开始捕捞野生鱼苗,一路往北抓到了山东青岛。北方产的七星鲈身上有的并无黑斑点或斑点少,福建产的黑点分布就比较密集。
自然产卵提高苗种产量
早年人工繁殖的种鱼均捕自海中成熟的七星鲈种鱼,由于捕捞过程容易使种鱼受伤,且天然种鱼在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人为的环境,因此大都采用促性腺激素催熟后,再以人工采卵的方式进行人工繁殖。但是人工采卵耗时费力且对种鱼的伤害很大,又因种鱼产卵为多产性,还无法把握适当的采卵时间而难以获得大量成熟的受精卵,种苗因此无法量产而使鱼苗价格居高不下。
1991年水产试验所台西分所(现为水试所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台西试验场)将人工采卵方式改良为人工催熟自然产卵,与竹北分所早年以4-6公斤种鱼人工采卵可以获得100万-200万粒受精卵相比较,自然产卵的受精卵数量并不会比较少,3-4公斤种鱼每尾产卵量为54.7万-138.9万粒。“由于种鱼的来源充足,加上自然产卵的产卵量高、卵质较好,使得七星鲈人工繁殖进入了种苗量产的阶段。”水试所周昱翰说。
在30余年前,七星鲈人工繁殖研发初期,什么都很贵,3-4斤的野生种鱼一尾要4万-5万元,受精卵一公斤卖价25万元。柯德义看到了商机,专门养殖5斤以上的七星鲈鱼,供应给繁殖场当做种鱼。水试所台西分所在1989年也曾购买90尾3龄的七星鲈种鱼做自然产卵的研究。“一尾可以卖到1万元,有一次繁殖业者买下一整池的大鱼,一尾算2千元。早期繁殖业者不了解七星鲈的习性,产卵过的种鱼通常都养不活,原因是种母鱼挤卵、公鱼取精后放养的池水盐度不对,种鱼伤口无法顺利愈合,细菌感染致死”,柯德义说。
1993-2014台湾养殖鲈鱼产量与出口量统计
目前饲料系数为1.3-1.5
在饲料换肉率方面,饲料经销商陈建颖表示,在几个鲈鱼主要养殖品种中的饲料换肉率,七星鲈排名第三,一包30公斤饲料可以换肉38-40台斤鱼(编者按:饲料系数最佳为1.18,目前饲料系数在1.3-1.5),饲料换肉率最好是金目鲈,每包料可换45-48台斤鱼,其次为加州鲈和红鼓,50台斤料换43-44台斤鱼。
柯德义指出,饲料换肉率很不稳定,活存率和饲料品质都会影响换肉率的表现,尤其近年饲料原料成本高,饲料厂可能会用价格便宜的原料取代鱼粉。“以前一包饲料可以换42-43台斤的七星鲈,目前只能换到32-35台斤,而且还是小规格的菜鱼。七星鲈前期成长很快,换肉效率相对比较好,养1公斤以上大型七星鲈的换肉率会变差,1包料只能换26台斤鱼。”
柯德义专养1.5公斤大七星鲈鱼供做外销日本,他说,一包鲈鱼料约1400元,换26台斤鱼,换算饲料成本一台斤约53元,再加1条鱼1年用电成本约10元,养2年大鱼总成本至少就要73元/台斤。目前外销价格约在80元/台斤以上,利润也有限。
鱼苗方面,1.5-1.8公分的小苗就可以放养到大池,目前的价格一尾约0.6-0.8元,2寸苗约3元。通常育苗场每年做出的第一批苗品质较好,价格也比较贵,受精卵的价一公斤要8000-9000元,之后的卵价行情约在3000-5000元/公斤。
柯德义说,养到1台斤上市的体型,海苗大约要6-7个月,人工苗要9-10个月,养到1.5公斤则养殖期需要2年。大部分养1斤就收成出售供应国内菜市场的业者多以量取胜,养殖密度非常高,一甲地放到10万尾。柯德义则是一甲地只放2万尾,密度低,养殖过程稳定,鱼不容易出问题,平常工作比较轻松,活存率也高。
在鱼池方面,柯德义都会加高土堤及加深鱼池,深度3-4米,面积一甲的池子除了6台轮叶式水车充分运作增氧外,还用鲁式鼓风机做池底曝气,使上下水层充分交换。“深度够有很多好处,除了水温比较稳定外,台风天或连续大雨也不必先放水”,柯德义说。
柯德义的鱼塭刻意种植根系密集的南美蟛蜞菊,覆盖良好,是保护堤坡的优良植物
产业发展起伏大
由于市场价格好,七星鲈鱼在1991年自然产卵技术突破之后,鱼苗生产已能赶上养殖需求,七星鲈养殖发展迅速,1989年的鲈鱼年产量为2708吨,至1993年已达10035吨,内销及外销市场都无法承受增养的产量,致使当年七星鲈平均鱼价由每台斤90-96元滑落至54元,直至1998年仍处于51元的低价。
在1990-1991年的受精卵价格为10万元/公斤,寸苗3-5元/尾,2寸苗10-12元/尾。当1994年成鱼价格大跌之后,受精卵价格也从10万元/公斤下滑到2-3万元/公斤,1998年甚至跌到0.35-1万元/公斤。寸苗剩0.4-1元/尾,2寸苗4-5.5元/尾。
2003年鲈鱼外销数量约200-300吨,外销数量成长快速,2006年即突破千吨,至2010年起都维持在5000吨以上。受到外销刺激,鲈鱼年产量也节节攀升,由2003年的4000余吨,逐年渐增到2013年的最高峰,约31000吨。
柯德义表示,七星鲈产业起伏很大,十多年前七星鲈最低甚至只有一台斤18元的记录,好的时候涨到一台斤130元。在2011及2012年因放养量突然大量增加,需要养殖2年供应外销日本市场的1.5公斤大规格鱼也暴量,使得前年鱼价下跌很厉害,很多人都亏钱。
2013-2015年七星鲈池边价曲线图
2008年日本濑户内海大片箱网七星鲈养殖区遭受台风摧毁,日本业者只好来台大量购买七星鲈受精卵、鱼苗及一台斤规格,重建七星鲈产业。业者表示,当时订单大到很多人接不下来,也造成当时鲈鱼价格上涨。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台湾外销日本的七星鲈鱼苗达到38000公斤之多。
人工繁殖突破之后,七星鲈产业迅速发展,在1995年达到最高峰,产量达13106吨,产值11亿元以上。目前七星鲈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嘉义义竹乡,其产量约占全台的55%-60%,尤其以义竹乡新店养殖区为最多,嘉义东石乡约占20%,云林麦寮地区鲈鱼养殖已经较少了。
台湾地区供应七星鲈受精卵的种鱼场约有3-4家,分布在云林及嘉义,受精卵价格1碗约2万-5万元。寸苗场及2寸场约有20家,也多集中在嘉义沿海地区。
台湾养殖渔业渔产运销合作社理事主席陈振崑指出,目前台湾地区养殖七星鲈放养量约在1200万-1500万尾,平均活成率约55%,内销市场菜鱼的收成规格600-800克,产量约900万台斤(5400吨),外销韩国、日本1公斤以上规格约占700吨,外销以切肉方式加工供应刺身原料。
陈振崑指出,七星鲈鱼养殖约6-7个月可达到内销上市规格,按照正常的养殖程序,会在年底收成,但集中收成会造成鱼价下滑,养殖业者借由饲料投饵量的控制,可以延迟鱼体成长速度,将部分成鱼上市时间延后,越冬后到隔年4-5月以后收成,因此,目前七星鲈鱼可全年供应,收成规格由1台斤到1.5公斤都有其特定市场。
业者估计,目前外销日本的七星鲈一年约200万台斤(1200吨),柯德义的养殖场面积共约20公顷,年产约30万台斤(180吨),专门养殖1.5公斤大型七星鲈供应外销日本市场,约占台湾外销日本比例的15%。